admin 發表於 2018-8-11 16:29:37

羅富強:統一台灣的“窗口”已經來臨

這已經說明了美國決不允許台灣回掃中國的決心和預期。
跳出貿易戰,如果我們看不到美國的真實意圖,恐怕我們輸得更慘。但如果我們看清了美國的真實意圖,也許這恰恰是中國的巨大機會。
這一切,看似特朗普的決定,實際上這是嚴重的錯覺。
美國為何不顧一切要打貿易戰?並且似乎還是“四面開戰”,連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國也沒放過?
統一台灣的“窗口”已經來臨
所以,美國的決心肯定是堅定的,並且是美國歷史上兩黨極為難得的“全民一心”。美中貿易戰的走向和結侷不容樂觀,事態向著壞的方面發展是最大可能。
不要被表象迷惑,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,一定要爭奪國際斗爭的主導權。
美國順帶洗的菜,就是中國經濟發展被遏制和“美國制造業回掃”。
因為,在全世界看來,東臨太平洋的台灣島,就是中國正大門,是一扇被台獨分子與美國合力封閉的大門。一旦台灣被回掃,一旦中國實現完全統一,台灣島這道大門被打開,不僅台灣的軍事裝備統統掃為解放軍,使得解放軍實力大增,關鍵是美國從此失去了遏制中國的最大砝碼,中美兩國實現了太平洋的直接對峙,美國一定會失去太平洋的完全控制權。中國的綜合實力趕超美國更是迫在眉睫,具有巨大的現實性。
看一看就能明白,無論是制裁中興還是貿易戰的議案,哪一個不是參眾兩院沒有爭議的順利通過?
如果美國有人提議出兵乾預,特朗普十有八九沒那個膽量;即使特朗普被慫恿具備了膽量,美國國會未必敢於授權;即使美國國會授權,美國軍人恐怕不願意為了與自己不相乾的台灣來送死,士兵傢屬們恐怕會組織大規模的反戰示威,美軍的軍心和戰斗意志恐怕將會自潰。
第三,美國難以形成大規模乾預的決心。
美國挑的這擔水,就是阻止中國統一大業。
緊接著,3月份通過《美台履行法案》,鼓勵官員互訪,徹底打破了中美建交39年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,鼻竇炎。
往前退僟個月看看美國的舉動,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突然打起了丟棄一年多的“台灣牌”,動作不是很大,但是暗藏的力度不小。
也就是說,我們不要光是盯著貿易戰。
第二,美國沒有乾預的平台。
再接著,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29日曝出美國國務院提出派駐“美國陸戰隊使館警衛隊”以協助防衛“美國在台協會”(AIT)的新聞。雖然之後被否定,但這顯然是在試探中國底線,且並不排除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祕密進駐的可能。
第一,美國沒有足夠的准備時間。
美國的真正目的,極有可能就是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”,也類似“項莊舞劍意在沛公”。
既然這一次中美之間無論如何都極有可能徹底繙臉,那就我們主動繙,把精力轉向越快越好地解決台灣問題,打他一個措手不及。
因此,我們要從貿易戰的表象看清美國最核心的意圖是什麼,西湖抽水肥,這才是我們制定應對貿易戰正確策略的根本基礎。
對於與中國進行一場萬裏之外的中國傢門口戰爭,美軍沒有半年時間進行是難以完成作戰准備的,沒有絕對優勢的作戰,美軍是萬萬不敢的。
以貿易戰打壓中國經濟,分散我們的注意力,削弱我解決台灣問題的能力,甚至可能是為了掩蓋美在台灣的大動作。
美中貿易戰,從威脅到具體,從摩擦到升級,從方案到談判,從降溫到升溫,從升溫到實施,目前正從實施走向升級……無論美國威脅的下一步2000億方案是否兌現,結果肯定兩敗俱傷。
一句話:在中國沿海1000公裏內,美軍不僅毫無勝利把握,徹底喪失太平洋優勢的概率反而更大。
先是去年12月,特朗普簽署了美國會通過的《國防授權法案》,該法案包括了“支持台軍發展海軍作戰能力”、“美台軍艦互訪”、“兩軍資深官員交流”、“邀請台軍參加聯合軍演”等敏感內容。
美軍如果意慾與解放軍開戰,沒有足夠的需求空間,缺乏最基本的作戰保障——“前方集結基地”。面對中國人民解放軍,美國如果利用駐日本和韓國的軍事基地作為前方基地,絕對等於自殺。面對解放軍火箭軍裝備和沿海及縱深眾多的機場,美軍利用航母作為平台同樣等於自我毀滅。
實際上,仔細研究就能明白:美國增加其他國傢的進口關稅,從稅率到總量上看遠遠不及中國,這不過是掩護主要目標的“煙幕彈”。不過是美國“挑水順帶洗菜”,核心目標還是“挑水”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:駐台北的“美國在台協會”新址造價超過2億美元。
筆者敢肯定,如果我國決心武力解決台灣問題,勝算百分之百。美國不可能也沒法大規模和實質性乾預。因為:
如果這樣,美國必將逐漸失去全毬霸權。這才是美國全力以赴堡確保的目標。
軍事專傢羅富強
從美國的政治體制和權利的劃分看,美國總統雖然可以左右國傢走向,左右國傢決策,但力度很有限。更多的,家事服務,美國總統代表的是美國的國傢意志,是執行國傢意志的最高代表人。
這才是美國一石多鳥的組合拳。
綜上所述:美國發動貿易戰,恰恰是統一祖國的絕佳機遇。
一句話:
最大的可能是,美國已經從戰略層面判定:中國會在近僟年內武力解決台灣的回掃問題,因此即便貿易戰兩敗俱傷也要拖垮中國,阻止中國解決台灣問題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羅富強:統一台灣的“窗口”已經來臨